top of page

藝術治療與心理諮商服務

人生是由不同過程組成的一段旅程,有些過程不是很好走,可能是在一段關係中遇到瓶頸,或是站在人生轉折的交界口,你可能會覺得迷惘、受傷、焦慮或甚至覺得呼吸困難,如果陪伴與支持能讓這段旅程更容易,那我很願意陪你走一段。

  

我願意跟你一起邊走邊練習梳理生命中的細節與紋理,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來建立多面向的自我與人際/親密連結,讓你成為自己旅途的掌舵者,藝起在諮商關係互動中,一步步、一點點的整合。

目前提供藝術治療IFS個人成長與療癒伴侶諮商專業督導,包含線下(紐約市)還有線上服務(全球)。

如果想與我合作,請留言給我

諮商關係是一種專業關係,也是合作關係。讓自己有一個安全的機會,可以梳理內在的感覺與情緒、釐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還有調整看待內在與外在世界的角度。有些習慣與不習慣,習慣討好別人,不習慣得到別人的稱讚,其實是沒有能被好好處理的感覺與情緒所形成的模式(pattern);在我們的諮商關係中,透過敘說、藝術或是非語言的方式探索這些習慣背後的深層原因與影響,透過感官的覺察來層層了解我們的感官反應、具身情緒(Embodied emotions)和內在衝突與矛盾,最終達到整合與重新詮釋自己的內在與外在。

如果你覺得現階段的路很難走,我願意跟你一起邊走邊練習梳理生命中的細節與紋理,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來建立多面向的自我與人際/親密連結,讓你成為自己旅途的掌舵者。

IMG_8083.JPG
IMG_1494_edited.jpg

個人諮商

尋找自我整合的旅程

藝術治療與內在家庭系統(IFS)相輔相成,結合腦神經科學、系統觀念以及感官律動,提供一條探索自我與療癒的道路。作為一位受IFS Level 2訓練的專業藝術治療師,我結合這兩種方法,協助你以創造力與慈悲心,一同走進內在的世界。

IFS 認為我們的心靈由許多不同的「部分」所組成,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情緒與目標。而在華人的社會中,有的部分甚至是來自於代際創傷(legacy burden),或是社會系統問題,讓個人乘載著這些重量,有時候,這些部分彼此衝突,甚至帶來內在的混亂。透過藝術治療,這些內在部分可以被安全地外化,透過不同的感官刺激與身體覺察,幫助你培養更深的自我覺察與內在和諧,提升認知彈性以及腦神經重塑,達到身心靈平衡。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許會發現,不同的內在部分各自偏好不同的藝術媒材,讓你更懂的與自己的內在資源相處。

無論你是面對創傷、情緒調節的挑戰,還是在尋求個人成長,我都會在這條療癒與自我整合的道路上陪伴你前行。

伴侶諮商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在一段關係中能被聽見和被看見。​在關係中,有時會有衝突,可能是溝通、感情淡了、生活習慣、性、價值觀或是文化差異,但即便遇到衝突,我們都渴望對方能夠理解我們,聆聽我們的聲音,並給予支持。

我提供親密關係個人諮商以及伴侶諮商,以情緒取向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為基礎,整合了依附關係、情緒調節和經驗取向。我們將從依附關係去探討在友情、伴侶或家庭關係中的自我,以及這些自我在關係中的呈現與互動;不知道你有沒有經驗,本來在吵一件事情,但這個爭執不但沒有結束反而帶出更多爭執,或是發現常常吵架到最後都是很含糊的處理,或是發現自己在親密關係常常用一段關係來結束另一段關係等等,這些慣有的模式patterns就很適合用EFT去一層一層的打開,理解彼此對關係以及自我的期待和需求,澄清對方的想法或是感受後,練習增加溝通效能,進而達到修復關係或是和平離開一段關係。

我接受了長期的NYCEFT培訓,擅長處理華人伴侶問題、多元性別伴侶問題以及跨文化伴侶問題。

DSCF4752e_edited.jpg
IMG-8314.jpg

督導&個人成長

作為紐約大學(NYU)和視覺藝術學院(SVA)碩士級藝術治療學生的機構督導,我藉由過去10年的工作經驗中,提供文化包容的藝術治療,這是我實踐的基石,特別是支持講中文的治療師。此外,我還提供靈活的線上督導課程,根據您的個人或小組需求量身定制。

 

我的專長還延伸到將藝術治療與親密關係結合起來,以及處理各種形式的創傷。我採用整體方法,將情緒聚焦療法(EFT)、內在家庭系統療法(IFS)、身體和感覺療法以及創傷聚焦認知行為療法(Trauma Focused CBT)與藝術治療相結合,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導。我期待與您一起踏上這段變革之旅。

我的故事

 

作為一名台灣移民,以及多年與亞裔族群工作經驗,我更能深刻理解國際留學生/工作者和第一代或是第二代移民家庭在美國所面臨的困難與驕傲。這些困難包括語言和文化適應的艱辛,以及跨文化身份認同的摩擦。

而在我的臨床實踐中,我每年都會積極參加進修,並致力於將這些學習到的知識更全面地應用於不同多元群體的幫助。我其實很相信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中,種族、文化、職業、性取向等差異都是個體獨特性的來源,而社會的多元性也是人性中寬容與慈悲的養分。我深信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應該受到尊重和理解,並期待能與您攜手合作,一同邁向更健康和有意義的生活。

此外,我也投入精力協助其他藝術諮商心理師的專業成長。目前,我在紐約大學(NYU)和視覺藝術學院(SVA)擔任督導,透過分享我的經驗和知識,幫助新一代的治療師發展技能和洞察力。而我相信,療癒不應該只存在於諮商室,療癒也可以很生活化,所以有時候會把一些專業知識或是心得,不管是用藝術創作或是寫作的方式,分享在社群網站。

 

治療取向

身為一位整合取向的治療師,我相信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和具備諮商技巧同樣重要。在我自己的自我療癒之旅中,我深刻體會到,將自己最內心的議題展現給一個陌生人(就是治療師我),絕對是一大挑戰。因此,我希望能以一種溫暖、有點創意,甚至帶點遊戲性的方式跟你合作。畢竟,儘管我是一位專業的諮商師,但事實上,我只是一位深深愛著藝術和心理學的人,所以,你才是你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是一位TF-CBT(創傷焦點認知行為治療)認證的治療師,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創傷知情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傷痛,我將協助你開始將問題外化,即『我遇到了一個問題,但我本身不是問題』,並學會調整你的認知,以技巧性方式應對問題,並識別那些非理性的信念,最後可以達到行為上的改變。而我則會運用藝術治療以及MBSR(正念減壓法),以更具創意和放鬆的方式將這些概念傳達給你。

 

當然,有時候我們都會有那種感覺,"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我會運用藝術治療、情緒焦點取向伴侶治療(EFT)以及家族內部系統(IFS)的bottom-up方法。我擅長以依附關係(Attachment)和情緒取向的觀點來探討個體,從情感、身體感官、精神層面逐漸整合到認知和行為。從內而外,由個體到整個社會文化,最終引導你實現自我接納,達到透徹的過生活。

專長

 

藝術治療

「我沒有藝術天分可以做藝術治療嗎?」,不用擔心,藝術治療強調藝術媒材的表達而非美感上的追求。藝術治療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與口語表達的整合性治療法,藝術治療中強調「個案—創作作品—藝術治療師」三者之間的互動,藝術治療師在個案的創作過程中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個案透過藝術媒材來重新體驗、檢視與整合內在世界,尤其是那些比較負向的情緒與感受,而藝術媒材本身具有感官探索的特性在,能帶來身體與心靈上的舒壓;當這些內在世界透過藝術具現化,讓我們的內在想法與情感得以被看見,尤其是那些不容易說出口的矛盾與衝突,得以與治療師一同用更有系統性的心理治療知識來重新整合內在經驗。

情緒困擾

大部分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會學習與處理情緒,大多是會學到要壓抑情緒,尤其是所謂的「有負面情緒不能解決問題」,像是焦慮、憂鬱、擔心、憤怒、忌妒等等,這些情緒其實帶有好的價值,適度的焦慮可以對於未來做到更多的準備,或是那股被遏制的憤怒,實際上是面對不公平對待的自我保護機制,但同時也擔心它若爆發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但這些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會以不同形式存在於身體,所以有時候情緒來的時候,可能情感上會處於「麻麻的」、「空空的」,但是會有胃痛或胸悶等生理反應,長期下來,壓抑情緒的方式也會形成心理防衛機制,像是自我批評、受害者情節、追求完美、解離等。我願意跟你一起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去探索情緒背後的深層原因、信念與模式,了解「這個情緒在此刻出現的意義是什麼?」,對於「沒甚麼感覺」的個案,藝術治療也提供一個安全空間給負向情緒的宣洩,讓長期壓抑情緒所帶來的情感麻痺(Emotional numbing)透過非語言的方式呈現,學習感受情緒與身體反應,自然地會找到接納與調整情緒的方式。

 

成長創傷 

成長創傷(Developmental trauma)是指在成長過程中慢性且多重事件累積起來的創傷,像是原生家庭創傷、童年創傷、親職化小孩、長期情感忽視、代際創傷(cross-generational trauma)、性多元群體創傷或是社會文化角色與壓迫等;成長過程中,與外在的互動經驗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以及自我價值,有可能會在感情中、職場關係中慣性討好別人,有可能無意識去承擔別人的情緒勒索,或是覺得自己需要在情感上依靠別人的肯定才會覺得安心,甚至也會如同Dr. Van der Kolk說的一樣『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會承受一些創傷經驗帶來的身體不適,或是如同IFS所提到的,會長出不同的部分來回應傷痛。我會幫助你一起探索內在的匱乏與矛盾,修復成長創傷經驗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整大腦思考脈絡以及身體中的情感體驗,學會調節自己的內在衝突,也能以更肯定和開放的方式與他人連結與互動。

伴侶諮商與家族治療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在一段關係中能被聽見和被看見。​在關係中,有時會有衝突,可能是溝通、感情淡了、生活習慣、性、價值觀或是文化差異,但即便遇到衝突,我們都渴望對方能夠理解我們,聆聽我們的聲音,並給予支持。

我提供親密關係個人諮商以及伴侶諮商,以情緒取向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為基礎,整合了依附關係、情緒調節和經驗取向。我們將從依附關係去探討在友情、伴侶或家庭關係中的自我,以及這些自我在關係中的呈現與互動;不知道你有沒有經驗,本來在吵一件事情,但這個爭執不但沒有結束反而帶出更多爭執,或是發現常常吵架到最後都是很含糊的處理,或是發現自己在親密關係常常用一段關係來結束另一段關係等等,這些慣有的模式patterns就很適合用EFT去一層一層的打開,理解彼此對關係以及自我的期待和需求,澄清對方的想法或是感受後,練習增加溝通效能,進而達到修復關係或是和平離開一段關係。

我接受了長期的NYCEFT培訓,擅長處理華人伴侶問題、多元性別伴侶問題以及跨文化伴侶問題。
 

親子關係及育兒支持

教養問題,往往是父母在學會放手和給與引導間的拿捏問題,透過親職諮商,與家長一起從全人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幫助,學習有效的引導技巧,來減少教養衝突,增加親子間的尊重與平等;在諮商過程中,也會協助家長看待自身生活角色的調適與期待如何影響親子關係,透過整合個人內在與外在環境(世代差異、文化差異)來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個人成長

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人要成長到大,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回想成長經驗中總是有許多的考驗。在求學時,我們經歷了比較成績或是才華的壓力;畢業後,我們開始關注成就和社會壓力,還要應付社會對年齡和性別角色的期待,比如 「30歲沒有結婚就是剩女」或「男生沒有存款多少不能談婚論嫁」。嗯,人生有時確實挺難的。
別擔心,我會跟你一起渡過人生中的這些關卡,幫助您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優勢,自我價值、自尊心、自信心,甚至高敏感人格(HSP)、內向型人格、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探索、跨文化適應、個人壓力和調適、職涯轉換等方面。我們也將探討文化差異和語言差異,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適應和成長。

專業訓練與執照

 

執照:紐約州註冊藝術治療師 (LCAT)

認證:美國註冊與認證藝術治療師 (ATR-BC) 

學歷:美國長島大學 臨床藝術治療與諮商 碩士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 學士

認證:正念減壓 (MBSR)

認證:創傷知情認知治療 (Trauma Focused-CBT)

證書:親職關係輔導 (Ackerman Institute for the Family)

證書:ICEEFT 情緒取向伴侶諮商 (EFT) Core Skills

高階培訓:家族內部系統 (IFS) Level 2

高階培訓: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AEDP)初階訓練

高階培訓:家族內部系統與藝術治療的結合

高階培訓:家族內部系統 (IFS) Circle

高階培訓:ICEEFT 情緒取向伴侶諮商 (EFT) 

高階培訓:情緒取向個人諮商 (EFIT)在依附型創傷的運用

高階培訓:藝術治療在心理劇的運用


Experience  

 

Stuyvesant High School 曼哈頓史岱文森高中駐校心理諮商師

University Settlement Early Childhood 早期兒童啟蒙部門

Taichung Veteran Hospital Community Suicide Prevention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自殺防治專案

Kadimah PROS Psychiatric Outpatient Program 社區精神醫療復健中心

Kids Esteem Montessori School 蒙特梭利小學

Taipei LongAn Elementary School 龍安國小輔導室

Taipei Municipal Hospital Psychiatric acute unit and Outpatient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精神療養院區

Hulan Immigrant Community Foundation Play Therapy Support 移民課後服務項目遊戲治療

  • Instagram
  • LinkedIn

Little Practice, Healing, Integration

bottom of page